推薦-永恆的音樂
《永恆的音樂》,不只掌握歷史性的一刻,也讓欣賞音樂的趣味,成為永恆!
音樂是一種「動態」藝術,更是一種「時間」藝術,如果是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欣賞音樂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唯獨例外的,就是以文字所記錄的音樂。
早從西元前十二世紀古希臘時期開始,「文字」(或是類似的表達方式)也成了保存音樂的手法之一,只不過,光從書面,很難「看」出一首樂曲的美妙之處,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文字卻可以詳實記錄每一首樂曲、每一位作曲家的相關背景,甚至是音樂史上的「今天」。
《永恆的音樂》以日記方式,將音樂史上每一天曾發生過的趣聞逸事,忠實呈現,不論是重要事蹟,或者只是一則小八卦,一年366天,每天都有知性與感性。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除了認識音樂作品之外,從「旁門左道」看音樂,也能夠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至於想要入門者,更可以藉由輕鬆活潑角度,見識到音樂作品與音樂家平易近人的一面,從此,欣賞音樂不再有門檻。
1月21日—— 男高音演唱家多明哥(Placido Domingo,1941-)在馬德里出生。
3月26日—— “在震耳欲聾的隆隆雷聲中,那奄奄一息的人突然昂起了頭……莊嚴地伸出自己的右臂——‘就像一名將軍向軍隊發號施令’——手臂突然垂落,他的身體也頹然倒下;貝多芬死了。 ” ——泰爾(A.W.Thayer)《貝多芬的一生》(Life of Beethoven)
4月7日—— 17歲的貝多芬來到維也納,並為莫札特表演。莫札特稱:“請對此人留意,有一天,他會成為世界知名的人物。”
10月12日—— 以白手帕為伴的巨型男高音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 1935-2007)在摩德納出生。
11月1日—— 白遼士完成了他的回憶錄:“今時今日,方可死無怨尤。”
11月26日——貝多芬發表了一首流行鋼琴曲《給愛麗絲》。其實當初貝多芬寫下的題目是《致特蕾絲》(For Therese),但是出版商讀錯了他的熱情題詞。
產品特色
1. 本書是以一年365天呈現音樂家的逸事。
2. 作者為當代英國知名音樂學者,以幽默詼諧方式寫出豐富的音樂事件。
3. 市場上關於音樂史的書很多,內容都較偏學術,此書的內容是以日誌方式呈現,可讓大眾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音樂的每一天。
作者簡介:
諾曼‧萊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 ,英國當代著名音樂學者、音樂評論家,曾為《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寫過十二年專欄,並於BBC廣播電台主持節目。著有全球暢銷的《大師的神話》、《誰殺了古典音樂》和《音樂軼事》等。
譯者簡介:
盛韻,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現供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自幼喜愛古典音樂,譯有《音樂逸事》、《偉大指揮家》、《被禁於大都會歌劇院》。為《東方早報‧上海書評》、《上海壹周》、《音樂愛好者》等多家媒體撰稿,為《外灘畫報》翻譯諾曼‧萊佈雷希特先生的每週音樂專欄。虞翔,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