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戲劇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書推薦-吳兆南之皕丑圖

 

詳細介紹(點我)

 

 

朋友覺得《百丑圖》應該出第二集,心雖嚮往,談何容易?有人說了句:「這件事你不做,恐怕就沒有人做了!」激勵性甚強,好,做!這下好像是欠下了債,欠債要還,就在這資料難尋,求訉無門的狀況下,起錨了!

《皕丑圖》不是「二百個丑圖」而是「又一百丑圖」,裡面還是一百張相片、一百個角色、一百段小說明,是一百個,出版社沒偷工減料。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胭脂簪花:中國戲曲容妝

 

詳細介紹(點我)

 

 

本書對於中國戲曲容妝的特殊性,從化妝的基本訓練與化妝用品談起,介紹了俊臉、油彩臉、彩旦臉的化妝技法,並針對大頭、古裝頭、旗頭等頭飾的梳妝程序與技巧有完整的分析與圖示,詳細說明點翠頭面、水鑽頭面、銀泡頭面的組成及功能。

書中強調戲曲容妝可根據不同演員的臉型特點,利用旦行的「貼片子」技法,施行必要的面部「整容術」,從梳妝髮飾和頭面點綴妝扮,將技法、風格、形貌之差異性,進行對照,呈現容妝之「美」的藝術表現手法。為讀者提供了一條理解京劇之美的參考途徑,期許喜愛戲曲容妝的讀者能獲得啟發。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徽學與明清戲曲

 

詳細介紹(點我)

 

 

本書為作者自二十世紀初以來有關徽學與明清戲曲研究的論文合集。作者從徽州地域文化的視角出發,梳理和研究了汪道昆、梅鼎祚、汪廷訥、鄭之珍、方成培、鄭由熙等戲曲家的創作,特別注重對該地域的戲曲文化予以「現象學」的提升,如關於晚明皖南戲曲家群體的綜論、明清兩代包公戲的梳理、青陽腔和「徽州腔」流變的考辨、徽人的戲曲刊刻、徽州地域文化和戲曲的互動等;同時注重新資料的挖掘,如《祁門清溪鄭氏家乘》所見鄭之珍生平資料、〈徽郡風化將頹宜禁說〉所見徽班資料、「罰戲」文約和碑刻、現存徽州的古戲臺,以及民間的各種抄本等文獻的發現等。作者不僅運用傳統的文學研究方法,而且輔之以田野調查,故而對徽州地域的戲曲文化有深入底裏的認識,資訊豐贍,在學術視角和方法上也多有拓展和啟迪。書中所附四篇徽學研究的論文,闡述「徽學」價值,論析徽商之與文學、徽州民間詩人諸問題,更可見出徽州的文化傳統和厚度,豐富了對文學史、地域文化史的認識。

作者簡介:

朱萬曙一九六二年五月出生於安徽省潛山縣,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長、中文系主任,安徽省「皖江學者」講席教授。兼任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籌)副會長、中國《儒林外史》學會(籌)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寫作學會會長、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評審組評審專家。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戲曲之傳承與保護

 

詳細介紹(點我)

 

 

作者長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從事戲曲史論研究,近十年來作為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和中國推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委員會委員,參與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各地、各民族的傳統戲曲的生存現狀做過比較全面、深入的考察,撰寫並發表了不少研究文章,這些文章真實反映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傳統戲曲面臨的困惑和挑戰,在傳承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作者的思考。該書選擇和收入了其中的四十一篇,分為「綜合研究」、「京崑與古老劇種研究」、「其他地方戲研究」、「少數民族戲曲研究」四編。收入的論文除研究戲曲史志、戲曲民俗學、商貿與戲曲的關係等出於個人興趣的研究論文外,大部分是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踐而撰寫的,多數在期刊上公開發表過。

作者簡介:

劉文峰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推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三年生,山西臨縣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戲曲史論研究。曾承擔《中國戲曲志》、《清代戲曲發展史》、《中國近代戲曲史》、《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等國家或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先後獲文化部文藝集成志書個人編審成果一等獎、個人特殊貢獻獎。除集體科研成果外,還出版有《山陝商人與梆子戲考論》、《百年梨園春秋》、《中國戲曲文化圖典》、《中國戲曲文化史》、《戲曲史志研究》、《中國傳統戲曲傳承保護研究》、《中國戲曲史》等學術專著和發表一百多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國家、省部級獎勵。二〇〇〇年,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優秀專家稱號。二〇〇六年,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是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人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理事、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山西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間發展中心特聘研究員。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戲曲格律與跨文類之承傳、變異

 

詳細介紹(點我)

 

 

本書以戲曲的跨文類承傳和變異觀點,探討戲曲格律、文本對前代文學藝術的承繼、融鑄,以及戲曲表演特質、技巧對受西方影響而產生之現代劇場的新變刺激。

散文、詩、詞、諸宮調、宋代樂曲,散曲、雜劇、南戲、傳奇,現代戲劇劇本,在學術研究中,本各成類別,各自獨立。本書研究特點在找到各文類間可跨越研究的關鍵文獻與問題,具體探討其間的承繼與轉變。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戲曲與偶戲

 

詳細介紹(點我)

 

 

本書收戲曲論文十五篇,可分三類:一為戲曲單元性論題之考述與解疑,其〈論說「建構曲牌格律之要素」〉,就正字律、正句律、長短律、平仄聲調律、音節單雙律、協韻律、對偶律、句中語法律等八律加以舉例說明。其〈戲曲劇場的五種類型〉,論說廣場踏謠、高臺悲歌、氍毹宴賞、宮中慶賀、勾欄獻藝等五種戲曲劇場類型之藝術質性。其有關《牡丹亭》之二篇皆在證明就體製劇種而言,《牡丹亭》尚不足以視作明「傳奇」,應屬明中葉以前之「新南戲」或「舊傳奇」;若就腔調劇種而言,與其稱作「崑劇」,不如說是「宜黃戲」。其〈河洛對閩臺藝術文化的傳承〉考述福建在南宋已為「海濱鄒魯」,迄今尚保存之南宋藝文尚有南管音樂、懸絲傀儡、傳統莆仙戲;即就來自清代開封之西秦腔,亦在臺灣北管音樂和亂彈戲中存其典型。凡此均為創發之見。二為論說本人編撰崑劇、京劇、豫劇劇本的旨趣和原則,提供劇作家參考。三為考述中國歷代之偶戲,其「傀儡戲」從喪葬俑、百戲、戲劇、戲曲論其演進歷程,亦似為諸家所未嘗言。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牡丹亭

 

詳細介紹(點我)

 

 

《牡丹亭》為湯顯祖之代表作,其人物刻畫及情感表現生動活潑,對於愛情的渴望更是不遺餘力地細心描繪。柳夢梅與杜麗娘情可感天,心比石堅,此般深切愛情,竟能使人死而復生,但人生悲喜參半,二人之情能否如願以償?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西廂記

 

詳細介紹(點我)

 

 

《西廂記》一改唐傳奇《鶯鶯傳》的悲劇收場,以崔鶯鶯與張珙大團圓為結局,這流傳百年的唯美愛情也因此令人喜聞樂道,時時縈繞我們心中。兩人雖一見鍾情,卻因門第之見而受老夫人百般刁難,幸有紅娘從中牽線,方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作者簡介:

王實甫(生卒年不詳),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初雜劇作家,生活在元代官伎聚居的教坊、行院和勾欄瓦肆中,因此擅長描寫「兒女風情」。作品今已知有雜劇十四種,其以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為基礎所編寫的雜劇《西廂記》,為我國戲曲文學名著,全劇曲詞優美,人物性格細膩生動,表達出「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在文學史上有著極高地位。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長生殿

 

詳細介紹(點我)

 

 

康熙二十七年,洪昇《長生殿》問世,「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藉歷史興亡托寫纏綿缱綣,獨抒性靈,直寫人性,教死亡霎那的可怖,被情無絕盡所取代。李、楊兩情,始於釵鈿,終於馬嵬坡;但愛情已越過死、生,復向永恆逸去……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修訂本】

 

詳細介紹(點我)

 

 

中國戲曲依其表演藝術形式可分為大戲小戲與偶戲,其中小戲為戲曲的雛形,屬於原生形態,並且根源鄉土,與當地的歷史地理風俗相結合,因此小戲擁有我國民族藝術文化之特性,若論戲曲起源,則小戲具有極重要的地位與藝術價值。

我國幅員廣大,戲曲藝術分布全國各地,劇種就有三百多種,並且戲曲乃有機體,會隨時空之變化而消長,各個劇種之生態,也因時地之變遷逐漸演化。作者運用《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地方戲曲集成》等為材料,逐一將尚保有小戲的各劇種,分為「小戲型態」、「小戲群型態」、「由小戲將過渡為大戲型態」、「已成大戲尚含小戲之型態」、「大戲傳播中餘存小戲之型態」等五種類型,從其定義、起源、音樂、發展之徑路、題材類別、文學特色、與藝術性格等,進行分析研究。為目前研究小戲最完備之著作之一。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琵琶記

 

詳細介紹(點我)

 

 

《琵琶記》盛演於明清兩代崑劇舞臺,更是最早流傳海外之傳奇文本。朱元璋曾道:「《四書》、《五經》在民間如五穀不可缺,此記如珍饈百味,富貴家其可無邪?」由此可推知,時人對其之盛讚推崇,甚至賦予典範的地位。《琵琶記》前身為南宋南戲《蔡二郎趙貞女》,其一改蔡伯喈背親棄婦的形象,轉而以「三不從」描繪忠孝兩難之處境。文中蔡父逼子應試、蔡伯喈曲意赴選,及趙五娘和淚咽糠都使傳統禮教之矛盾衝突鮮明地躍然紙上,叫人不勝唏噓……

作者簡介:

高明(1306~1359),東嘉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字則誠,號菜根道人,後人稱東嘉先生,為元末明初著名南戲作家、散曲家。其歷任浙江處州、杭州等地掾吏,解官後以詞曲自娛,所作《琵琶記》被譽為「南戲之祖」。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樣板戲」記憶:「文革」親歷

 

詳細介紹(點我)

 

 

封面文案

紅色戲曲的記憶典藏,文革人生的酸甜苦辣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推薦-情還明宮:張振剛戲劇作品集

 

詳細介紹(點我)

 

 

封面文案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文章標籤

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